• 快科技
  • 中文科技资讯专业发布平台
股市这么疯 你为什么赚不到钱?
2015-06-21 18:07:23 出处: 科通社编辑:随心 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导读:中国的股市就像一个心理市,正是众多股民没有成熟的心理素质,造成了股市就像过山车一样动荡。

6月12日,一则长沙股民跳楼自杀的新闻为当前牛市敲响了警钟。A股指数已经创了7年新高,牛市不断创造新的突破,可是有人却在牛市里自杀了。

6月10号晚上10点左右,一名32岁的男子从长沙某小区的22楼坠亡。初步调查显示,死者侯先生投入170万元本金加四倍融资,全仓了中国中车股票,6月9号和10号,该股票连续两个跌停,他的170万本金全部亏光,10号晚上意外发生。

“离开这世界之前我只是想说,愿赌服输,本金170万加融资四倍,全仓中车,没有埋怨谁,都怪我自己贪心,本想给家人一个安逸的生活,谁想输掉了所有,别了,家人,我爱你们,我爱这个世界。该股民跳楼前以ID名为“想挣钱的散户”在股吧留下这样一段话,让人唏嘘叹息不已。

股市这么疯 你为什么赚不到钱?

股市专家邵沃权指出,股民投资股市需掌握一定技巧,但投资心理更重要,股民需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广大股民而言,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独立的判断能力、改变自己的能力、自信心等,股民切不可将炒股当作成名致富的捷径,而是应当以平常心对待这一风险性极高的投资项目。一位专业的股市投资者应该是不为短期赔钱而懊恼,不为长期赚钱而盲目。

邵沃权表示,虽然我国股市历经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但是我国绝大多数股民炒股并没有太多的专业股票短线操作技巧,选股、看股经验多半来自机构股评和专家的讲谈,股民操作股票也有很大的随意性。如果股民要想将炒股当作一项投资项目长线投资,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同时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也有一些证券界及心理学界的专家指出,中国的股市就像一个心理市,正是众多股民没有成熟的心理素质,造成了股市就像过山车一样动荡。

1、“羊群效应”下的盲从心理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沈政,“羊群效应”在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普遍存在,股市中也不例外。这类人不但是投资股票,在平时生活中,基本上是属于赶潮流的,别人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喜欢跟潮流走。自己不会研究股票,别人买什么,自己就跟着买什么。股市行情好的时候,就纷纷涌入,一旦局势变换,就如同风声鹤唳一样逃跑,这也就是股市中所谓的“追涨杀跌”。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著有《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首次出版于1895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大众心理学的开山之作。勒庞指出,个人在群体中会丧失理性,没有推理能力,思想情感易受旁人的暗示及传染,变得极端、狂热,不能容忍对立意见,因人多势众产生的力量感会让他失去自控,甚至变得肆无忌惮。并且无论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是谁,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智力有多么的相似或者不相似,只要他们构成了一个群体,他们的感觉、思考、行为方式就会和他们处于独立状态时有很大的不同。

羊群效应中有明显的非理性因素。许多时候,并不是谚语说的那样——“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体中的普通大众喜欢凑热闹,往往容易丧失基本判断力,人云亦云。

早在1937年,著名心理学家穆扎费·谢里夫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一群人坐在一个黑暗的房间中通过一个小洞观察一个光点。事先已经告知他们这个光点会移动,他们要估计出移动幅度。事实上,这个光根本没移动。但是后来当实验对象集体讨论时,所有人都赞同光移动过,只是在动了多少方面存在争议,根本没有人意识到他们这是受到群体力量的影响。

沈政认为,无论意识到与否,群体观点的影响足以动摇任何抱怀疑态度的人,群体力量也常常会使理性判断失去作用。

在资本市场上,“羊群效应”是指在一个投资群体中,单个投资者总是根据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行动,在他人买入时买入,在他人卖出时卖出。当然,导致出现“羊群效应”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一些投资者可能会认为同一群体中的其他人更具有信息优势。

2、易受条件反射式暗示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金纳做过一个关于给鸽子喂食的实验。他完全以随机的方式给鸽子喂食,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了令人惊奇的事情,这些鸽子竟然都变成了“神经病”。有些鸽子会对着特定的方向摇头,有些又不停的逆时针转头,还有些像中了邪一般不断的跳舞。因为每只鸽子都慢慢发展出了自己的条件反射系统,似乎觉得只要不断重复一种行为,就一定会得到食物,事实也确实得到了食物,于是这种行为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在人类社会中,类似的现象层出不穷,因为绝大部分人都会有点小迷信,例如走路不当心踩到了狗屎,就会对自己说:不祥之兆呀!于是一整天都在担心会倒霉,稍微碰到一点不顺利的事情,就会说:“啊呀,还真的应验了!”在我国很多地方,很多居民将将早上起来听到乌鸦叫视作不祥之兆也是如此,当天一出现不顺的事情就和看见乌鸦联系起来。

在股市也不例外,甚至这一点尤甚,比如某人早上起床,发现眼皮在跳,心想难道今天会跌吗?开盘之后发现果然在跌,于是赶紧卖出,由于股市总是在波动,因此一旦他认为要跌,那就必然会有跌的情形,这又强化了他原先的想法,即眼皮跳肯定不是好事情。

3、常受“破窗效应”影响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1]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股市这么疯 你为什么赚不到钱?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

在股市中,“第一扇破窗”常常是事情恶化的起点,也就某个突发性的不利事件,但事情的恶化还离不开后面股民那一双双推波助澜的手。理论上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它对于经济运行状况乃至相关政策变化,都会有反应。

另外实践也表明,在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后,股市会根据具体情况当即作出强烈反应。例如1998年洪水灾害时,股市表现的相当疲弱。2008汶川大地震灾害时,当消息传出后,股市迅即掉头向下,次日更是再度下跌。不过,这些自然灾害不会影响整个宏观经济政策。在这个意义上,虽然投资者关注地震之类突发事件对经济、对股市的影响是必要的,但是不必过于夸大这些因素。进一步说,在这里实践“破窗理论”的操作空间并不大。与之相反的时,一些股民关注灾后重建题材,往往反而有不错的收益。

4、投机心理让无数人杀入股票市场

理解这个请先做一道测试题,在以下四个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符合自己的一项:A,我的智力非常高超,远胜过多数人;B,我的智力并不算特别出色,只是中等偏上水平;C,我的智力比较弱,只能算是中等偏下水平;D,我的智力非常差劲,远弱于多数人。

在心理学实验中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选项B,既然绝大多数人都是中等偏上的智力水平,那么什么才是平均水平呢?问题是多数人都会认为自己比平均水平更高,在一项调查中,有82%的人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比平均水平更高,很明显,其中有很多人是错误的。这一谬误在股市上更加夸张,因为每个人跑去炒股都是认为自己能够赚到钱,没有人会认为自己将亏钱再去炒股的,而且多数人对自己盈利的预期都是跑赢大盘,事实上连多数基金都做不到跑赢大盘。

股市这么疯 你为什么赚不到钱?

当然,在股民群体中,也还有盲目投机的。

46岁的王女士经营着一家化妆品小店。去年12月以前,她最主要的理财方式是购买风险较低的银行票据理财产品,只有少部分投资于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初中文化的王女士没有多少投资理财知识,去年大盘刚涨起来的时候,她在理财经理的怂恿下开始炒股。元旦前,在一片“创业板反弹在即”的预言声中,她一股脑儿建仓600万购买了两只创业板股票,结果不到两个月就亏得只剩300多万。眼看别人买A股赚得盆满钵满,自己却逆势赔得一塌糊涂,王女士顿时傻了眼,不仅身体每况愈下,连精神也开始恍惚。

在股市中,这种盲目投机的案例并不在少数,但绝大多数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5、泄愤心理

股市跌了,不是冷静判断自己的对错,而是把原因归罪外界,产生泄愤心理。很多人炒股之前心理就比较脆弱,根本没有认真想过亏了怎么办这个问题。一旦亏了,心理马上变形,对自己、对社会都不利,其中极端的情况是自杀身亡。

在泄愤心理作用下,股民常常会失去正常判断的思维能力,听不得任何不利于股市的消息,或者评论,听到后通常反应激烈,失去理智。由于极端的泄愤心理容易产生破坏社会的行为,这是需要警惕的。

另外,在大熊市中,也常常会出现群体性泄愤心理及事件。从社会学视角来看,泄愤型群体性事件是一种群体行为,在这种群体行为发生过程中,会形成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对此,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指出,“个体一旦参加到群体之中,由于匿名、模仿、感染、暗示、顺从等心理因素的作用,个体就会丧失理性和责任感,表现出冲动而具有过激行动”。

其它部分典型股民心理

a不相信自己,容易轻信别人

很多散户通过学习,也掌握了很多分析方法和技巧,有一定的分析水平。可当自己精心研究了一只股票,准备刷卡买进时,只要听旁边的股民随便说说“这只股票不好,不如XX有题材……..”,就立即放弃买入,或改买XX股。而当自己选的股涨起来时,就只有后悔得份儿了。这类人也最容易把道听途说的传言作为选股依据。

b存在侥幸心理

在股民人群里,这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心理倾向。这些人不是不知道股市的风险,但是宁可选择搏一下,原因是认为很有可能股市会使自己短期内获得意外的一笔收入。赌场生意所以好,正是因为人们存有侥幸心理。几乎所有人都有这种心理。但是,过分的侥幸心理,或者不良的侥幸心理,表现为一种盲目的固执和放大了的行为结果。借钱炒股通常是这种不良的、变态的侥幸心理的典型表现。

c总想追求利润最大化

本来通过基本面、技术面已经选了一只好股,走势也可以,只是涨得慢些或在作强势整理,便耐不住性子,通过听消息或看盘面,想抓只热门股先做一下短差,再拣回原来的股票。结果往往是----左右挨耳光。这种慢车换快车的操作本身难度就很大,而且必然要冒两种风险:热门股被你发现时必定已有一定涨幅,随时会回落;基本面、技术面较好的股票在经过小幅上涨或强势整理后,随时会拉长阳,抛出容易踏空。而一旦短线失败,又不及时止损,后面的机会必然会错过。

另外,很多人都认识到高抛低吸、滚动操作可获比较大的利润,也决心这么做。可一年下来,却没滚动起来,原因就是抛出后没有耐心静等其回落,便经不住诱惑又想先去抓一下热点、做短差,结果同适得其反。

股市这么疯 你为什么赚不到钱?

哪些心理特质的股民更容易赚钱?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大连恒基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员曾经进行过一项调查,在这次调查研究中重点考察了6种个性特质(神经质、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开放性和内控性)与股民炒股业绩之间的关系。

统计结果显示,个性中的神经质、外向性、尽责性和内控性等四个特质能显著预测散户们炒股业绩的高低,而宜人性和开放性则不能显著预测散户炒股业绩的高低。并且,如果用尽责性和神经质来预测炒股业绩高低,其准确程度要大于用外向性和内控性来预测炒股业绩。具体从四种个性特质的高低来看,神经质高的散户的炒股业绩偏低,而外向性、尽责性和内控性高的散户的炒股业绩则更高。

情绪因素与股票投资业绩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为回答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对股民在炒股过程中的“情绪波动”和“炒股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面对投资困境时,大部分散户股民都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也就是说,大部分散户股民面对投资困境时的情绪管理能力都不强。其中,情绪管理能力好,处于“非常稳定”等级的散户仅占全部参与调查人数的5.5%;情绪管理能力较好,处于“比较稳定”等级的散户占全部参与调查人数的12.2%;情绪管理能力一般,处于“一般稳定”等级的散户占全部参与调查人数的21.3%;情绪管理能力较差,处于“比较不稳定”等级的散户占全部参与调查人数的33.2%;情绪管理能力很差,处于“非常不稳定”等级的散户占全部参与调查人数的27.7%。

进一步针对情绪管理能力与散户平均炒股业绩之间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散户的情绪管理能力与炒股业绩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也就是说,面对投资困境,越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并较少受到情绪影响的散户,炒股业绩越好。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 0分,共有 0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快科技客户端

扫描安装快科技APP

驱动之家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驱动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