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明确将口腔护理用品纳入化妆品范畴,并且规定化妆品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宣称或者暗示产品具有医疗作用,不得使用他人名义保证或者暗示产品功效误导消费者。
近年来,随着牙齿保护及保健意识的普及,功能性牙膏大受市场欢迎。但同时也面临着概念炒作的倾向。今年3月份,因构成虚假广告,佳洁士双效炫白牙膏被处罚603万元。
其实,早在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中,牙膏、牙刷、牙线等用于口腔和牙齿的产品就已经被列入化妆品范畴,但是,当时更多地是在“标识管理”的层面进行的规范。
本次修订《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将牙膏明确列入化妆品范畴,将更加明确牙膏等产品的化妆品属性。
首先可以明确,牙膏被明确为化妆品,这是相关部门加强行业管理的体现,对于牙膏的生产与销售,都将进一步提高门槛。
一者,化妆品的生产有着更为严格的管理,生产许可、卫生许可都必须要达标;
二者,在销售层面,化妆品也被要求必须注明所有的成分,同时不能夸大效用,尤其是“治疗牙周炎”、“修复口腔溃疡”、“预防牙龈萎缩”等宣传用语将被严格禁用。
这两点,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都是利好。
不过,因为牙膏本身是一种人人每天都在使用的日用品,将其列入化妆品行列,也容易引发一些质疑。关于价格,关于生产卫生与安全问题,都可能会引来一系列的质疑或担忧。最主要的,公众有以下两点担忧。
一是,牙膏被列入化妆品之后,会不会出现价格大涨的情况?
众所周知,化妆品的税率是非常高的。一般来说,化妆品包括17%增值税、30%的消费税,如果形成利润,还包括25%的企业所得税,在一些地方,还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税等。
一旦列入化妆品范畴,牙膏本身附带的税负也将会大涨,那么,牙膏的价格是不是会进一步提高?现在市场上化妆品的价格出现严重高昂化的趋势,也不得不令人为牙膏价格捏一把汗。
二是,化妆品在安全问题上同样问题丛生,牙膏的安全问题又如何规避?
近年来,化妆品铅汞超标的丑闻经常见诸于报端,化妆品在管理层面,并不是没有问题。同时,牙膏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小觑。2013年,有关检测机构还对市场上六大品牌的牙膏进行了成分检测,发现在国内最畅销的这六大品牌,均含有漂白剂,长期使用有健康隐患。
现在问题就来了,解决牙膏的安全问题,并不在于把牙膏归类到哪一种类,而在于政府部门是不是有到位的监管。
牙膏纳入化妆品范畴后,税率增高是很正常的事。笔者认为,相对比安全监管而言,公众或许并不是太在意牙膏中的税负到底上涨了多少,一些大众品牌的牙膏的价格到底是涨了三块还是五块,而是更加在乎我们天天使用的产品的安全问题。
显然,归类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只有加强权力监管,同时不断提高牙膏国标标准,并与之与世界标准接轨,我国的牙膏才能够让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