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昨日在2015年世界空间周科普报告会上介绍了“嫦娥系列”的最新进展。他还谈到中国深空探测的相关计划。
欧阳自远说,预计于2017年前后发射的“嫦娥五号”研制进展顺利,因有2014年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器服务舱成功开展在轨验证,科研人员更有把握。
根据官方披露信息,“嫦娥五号”将实现中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四个“第一次”:第一次在月球表面实现自动采样;第一次在没有发射场的情况下从月面起飞;第一次在40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一次无人对接;第一次用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返回地球。嫦娥五号还将采集约2公斤的样品带回地球。
“嫦娥三号”任务在2013年取得成功,其备份星“嫦娥四号”被赋予在2020年左右登陆月球背面的任务,如果成功将是人类首次。
“嫦娥二号”则飞得更远,已成为一颗围绕太阳运行的人造小行星,预计将在2029年回到地球附近。
欧阳自远表示,将在基本完成无人月球探测后,进一步开展载人登月及建立月球基地,以便开发利用月球资源、能源和特殊环境。
“我们还应该飞得更远,去探测整个太阳系。”欧阳自远说,太阳系探测的主要科学问题包括探寻太阳系生命信息与系外行星、研究类地行星及太阳系演化、研究太阳和小天体活动对地球的灾害性影响、开发利用地外资源以及再造一个地球。
其中,中国火星探测计划有轨道器和火星车,计划采样返回。2014年,根据迄今为止最新鲜的火星岩石样品提森特(Tissint),中国科学家通过系统测定碳颗粒,发现火星有过生命的证据。
此外,中国科学家还计划对金星、木卫二等进行探测。前者重在研究温室效应,后者希望探明冰层下50至80千米深的地下海洋会否存在原始的生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