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2次成品油调价搁浅后,1月13日,国家发改委推了出完善后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设置了“天花板”与“地板”机制。
具体来说,就是为成品油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的三段区间。即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中间区间,则该降就降,该升就升。
这是发改委首次设定“地板价”。发改委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油价过高或过低都对中国经济不利。油价过低,短期看可降低石油进口和供应成本,长期看会导致国内原油产能萎缩、削弱石油自给能力,使中国已达60%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快速并大幅上升,不利于保障能源安全。过低油价也不利于治理空气污染。
目前,国内许多油田开采企业的成品在45-53美元/桶之间,如果成品油价跟着国际油价下调,将使得国内油田开采企业亏损严重。
安迅思中国研究总监李莉同样认为40美元的“地板价”将对石油产业的上游起到提振作用。“定在40美元/桶时不进行调整,应该是考虑了上游和石油行业综合困难。通过成品油地板价格可以支撑上游企业的批发价格、出厂价格。对上游油田企业也有益处。”李莉告诉记者。
例如,对于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垂直一体化的石油企业,因其终端产品售价得到保障,将鼓励企业继续保持上游勘探作业和炼化生产,不会出现油井和炼厂的关停,从而有力保障了国内能源供应安全。
目前,国际油价已跌至每桶31美元左右,13日凌晨甚至一度跌破30美元大关。国际油价与国内成品油价之间的价差明显,因此有人提出以为,为何不干脆多从国际市场上进口石油,减少国内资源开采,还可以赚取高额的价差?
这个问题其实没那么简单,从技术角度上来看,油井的生产计划调整是无法迅速完成的。大庆油田一位技术人员表示,人为关闭正常生产的油井,可不像关水龙头一样,一拧就关。突然减产甚至停产,不仅已投入的大量设备和前期资金将废弃,而且地下开发中形成的压裂系统,在油井关停后就会破坏,再恢复需要巨大投入。
“原油开采是个系统工程。如果大量减少国内资源开采,将对地方经济和下游配套行业造成巨大打击,并影响就业。”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毛家祥说。
就能源安全问题,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秦文平对记者称,“目前,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已高达60%,设置地板价能保障国内原油稳定生产,因为一旦国际油价进入上涨周期,过度依赖海外原油市场将严重影响到国内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