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评论(0)
许多朋友在选购笔记本电脑时,都常常会看到厂商100%sRGB色域、75%NTSC色域这样的宣传用语。这是针对笔记本电脑屏幕色彩表现的一种衡量方法,不太清楚的朋友或许会以为,色域只要足够饱满,就完美了,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不同于现实世界中不同波段光线反射产生颜色的事实,电子产品的屏幕呈色方式是完全不同的,能够展现的颜色也是有限的。
因而,不同的色域标准实际上是只能做到,针对不同用途选择不同颜色集合的(色彩标准也正是因此而被制定出来的)——在针对笔记本屏幕色域水平选择笔记本时,也同样是要基于需求出发的。
简单来说,色域是对一种颜色进行编码的方法,也指一个技术系统能够产生的颜色的总和。
在计算机图形处理中,色域是颜色的某个完全的子集——例如一个给定的色彩空间或是某个输出装置的呈色范围,而在定义色彩空间时,通常的参考标准则是CIELAB或CIEXYZ色彩空间,它们包含了人类可以看到的所有颜色。
通常我们会提到什么色域模型?
那么,用户在根据色域水平选用笔记本电脑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没错,就是先确定自身的需求,根据需求选择进行参考的色域标准——常见的色域标准主要有sRGB色域、NTSC色域以及Adobe RGB三种,了解这三者的历史,才能清楚他们都是针对什么需求而制定的。
sRGB色域
sRGB色域是惠普与微软于1996年一起开发的用于显示器、打印机以及因特网的一种标准RGB色彩空间。
sRGB最初是被用来作为因特网上可浏览图像通用色彩标准的——当时有大量的专业或者个人电脑软件,使用8位深度的图像文件,并且不经转换就在8位/通道的显示器上显示,因而最终制定者们最后选择了Gamma校准系数为2.2的色彩空间。
sRGB是基于红色、绿色与蓝色为三原色而制定的颜色标准,这一标准下,任何非负的R、G、B组合,都不可能表示超出原色定义的色域范围,(而这,也恰好是在人眼的色彩感知范围之内的),因而受到了人们一致的推崇。
但是,这也并不是说它没有短板——比如它就没法显示印刷行业所需的所有颜色,因而通常印刷行业的专业人员是不会使用这种色域的——得到印刷行业一致推崇的是Adobe RGB色域。
不过,因为定义简洁,执行起来方便,这以标准最终还是得到了来自W3C、Exif、英特尔、Pantone、Corel以及其它许多业界厂商的支持,并成为了现今最为常见的色域类型之一。
NTSC色域
NTSC是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 (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s Committee)负责开发制定的一套,针对美国标准电视广播传输接收协议所使用的色彩标准。
第一个NTSC标准是在1941年开发的,当时因为种种原因,该标准并没有制定色彩标准。
NTSC是第一个被广泛采用的广播色彩系统,并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直到使用数字转换信号之前,美洲大部分地区(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和法属圭亚那除外),以及缅甸、韩国、台湾、菲律宾、日本和一些太平洋岛国都还在使用它作为电视色彩的通用标准。
该色域采用的是标准 24位色彩所涵盖的颜色范围(24位深能够表现约1670万种不同的颜色),由于普通人的眼睛仅能区分约1200~1400万种不同的颜色浓淡和色调,因而24位颜色也被称为“相片彩色”或是“真彩色”。
通常,24位彩色通道都分配了8位数据,也就是说:红,绿,蓝,这三种原色每一种都可以有256种变化。
NTSC 比 sRGB 的色域要大很多,sRGB 相当于72%的NTSC色域水平,因而在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它也成了一个相比sRGB更为全面的色彩标准。
Adobe RGB
Adobe RGB(1998)色彩空间是由Adobe Systems公司于1998年开发的RGB色彩空间。它当然是用来规定电脑显示器的呈色范围的——但针对的却是CMYK彩色打印机上大部分可实现的颜色。
Adobe RGB色域大约包含了CIELAB色彩空间的50%——它改善了sRGB色彩空间的色域范围,但主要以青绿色调为主的。
从1997年开始,Adobe Systems就开始研究创建ICC配置文件了——当时没有多少应用程序具有ICC色彩管理功能,因而大多数操作系统也并没有提供有用的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的制定,正是为了让消费者能够方便地使用Photoshop的颜色管理功能。
Photoshop的首席开发人员Thomas Knoll决定根据SMPTE 240M标准(SMPTE 240M的色域比sRGB色域宽)构建ICC配置文件,而随着Photoshop 5.0的发布,Adobe也决定将该配置文件包含在软件中。
然而,其实际效果同最初的设想却大相径庭——虽然用户喜欢更广泛的可重现色彩,但熟悉SMPTE 240M标准的用户却发现,该配置文件中许多参数的采用都有一定的问题。
Adobe尝试了许多策略来纠正配置文件,但最终也没有达到未能达到完全理想的效果。
因而最后,Adobe保留了“不正确”的配置文件,并将其更名为Adobe RGB(1998),以避免商标搜索或侵权——而从这一历史当中我们也能看出,Adobe RGB本身就是针对设计师和工程师而制定的颜色标准。
2购买笔记本时该如何挑选?购买笔记本时该如何挑选?鉴别高低色域之间的差别,可以说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玄学了。
人的大脑在处理颜色信息时实际是能区分的很清楚的,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一信息并不总是会得到注意——因而不同色域水平之间的差异在一部分眼里犹如云泥之别,而在另一部分用户眼里,就不会那么重要。
基本上,通常我们视觉中看到高低色域水平差别比较大的情况都会像上图这样,有种类似于饱和度不够的情况。
只不过,较低的色域水平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表现出这样的情形,并且在具体应用的层面,还有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色差——但更为可靠的鉴定方式,还是要通过辅助设备才能完成的。
而针对色域进行挑选笔记本时,主要看重的则是具体的需求,而通常,在意色域差异的无非是这么几类人群:设计行业从业者、影音娱乐爱好者、不明觉厉的吃瓜群众(这并不是贬义),那么不同的需求又该参考什么色域标准呢?
设计
针对设计行业的从业者而言,设计师最常打交道的情形,一类是内容的输出,一类是内容的创作,但不论是哪一种,都会常常和CMYK色域打交道。
不同的色域体系在印刷时会产生色差,导致印刷图像的失真,因而设计师在根据色域选用笔记本时,推荐使用Adobe RGB色域进行参考。
影音娱乐
影音娱乐爱好者通常面临的问题是,影像作品(电影、游戏)的色彩表达不充分,尤其是电影,稍懂影视作品的爱好者都知道,影视作品中有调色这一环节。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导演的想法,而对观众来说,错误的色域参考标准和低下的色域水平自然是会影响电影观赏性和传达信息准确性的。
一般来说,对于影音娱乐爱好者而言,NTSC色域和sRGB色域都是可以参考的,但因为NTSC色域比sRGB色域包含了更多的可见色彩,所以在选用笔记本电脑时,更多地关注一下它的NTSC色域会更好一些。
日常使用
对于日常使用而言,只要参考sRGB色域标准就可以了,在这种情况下,限制用户选择的主要因素就是预算了,对于根本不在意屏幕区别的用户而言,42%的sRGB色域水平和120%的sRGB色域水平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外接显示器或是电视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对于经常外出或是预算充足的用户而言,更好的色域水平显然才是最佳的选择。
总结
作为人造的电子设备,笔记本电脑的呈色范围自然也是人为选定的,因而设立的色彩标准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需求,不当色域选择不仅会影响使用体验,还会导致诸如印刷效果出现色差的情况。
因而,选购笔记本时一定要注意产品偏重的色域类型,通常常见的sRGB色域、NTSC色域以及Adobe RGB就足以涵盖一般的需求,但如果你有特别需求的话,其他色域类型也是应该参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