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评论(0)
俄罗斯空军是当今全球第二大空中武装力量,提到它,人们总会想到苏-27、苏-35等明星战斗机。这些性能优异的“苏式”飞机均来自同一家族——苏霍伊飞机设计局,其创立者正是苏联著名飞机设计师苏霍伊。
不过,强者并非天生强大,在研制飞机的道路上,苏霍伊可谓命途多舛。
苏霍伊与苏-27飞机(图片来源:www.ymcabelarus.org)
一番寒彻骨
1949年盛夏,正当苏霍伊为新飞机的试飞工作忙得焦头烂额之际,一个噩耗降临:苏联政府命令苏霍伊设计局立刻解散!
得知消息后,设计局从上到下顿时炸开了锅。不过,总设计师苏霍伊却异常镇定,他早就预感到了设计局的命运。
原因要从很早开始说起,二战期间,苏德两军打得不可开交。为了高效攻击德军的地面目标,苏军急需一种俯冲轰炸机。
斯大林将这一任务交给了佩特利亚科夫。不料,佩特利亚科夫于1942年突然去世,研制工作一时群龙无首。
关键时刻,斯大林找到苏霍伊,希望他能前往喀山飞机厂接手佩特利亚科夫的工作,负责佩-2的生产。
苏霍伊当时正全身心设计苏-6强击机,对于这个任务他不免有些犹豫,因为一旦答应前往遥远的喀山,就不得不放弃苏-6,自己的设计局也必须关闭。
苏霍伊迟疑不决,斯大林可等不及,立刻将任务交给了别人。
飞机设计师佩特利亚科夫,1891-1942(图片来源:www.tupolev.ru)
苏霍伊早期研制的苏-6飞机(图片来源:en.places.by)
第二年,为了能将苦心设计的苏-6飞机生产出来,苏霍伊再次拜访斯大林。
斯大林开口就问:“现在生产线很紧张,生产苏-6会影响飞机的总产量吗?”苏霍伊如实回答:“会。”斯大林随即说:“数量就是最重要的质量,你的飞机暂时就不生产了。”
苏霍伊的霉运还在继续。1943年,斯大林对大批飞机设计师封官授爵,包括苏霍伊设计局的两名副总设计师在内。然而,总设计师苏霍伊却不在其列,而且一生也没获得任何苏联军衔。
斯大林似乎很不喜欢苏霍伊,所以对于他下令关闭苏霍伊设计局,苏霍伊一点儿也不感到意外。
苏霍伊未获任何苏联军衔,至死仍是沙俄时期的士官军衔(图片来源:www.365days.ru)
敢为天下先
尽管斯大林对苏霍伊很不满,但对于关闭苏霍伊设计局的原因,官方给出的解释是设计局一直未能研制出可供批量生产的飞机。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苏霍伊于1939年创建了自己的设计局,此后十年间,虽然研制了多达15种飞机,却仅有苏-2轰炸机投产。
奇怪,为啥苏霍伊辛辛苦苦设计的飞机总是无法投入生产呢?
原来,苏霍伊从不墨守成规,总喜欢将最新科学技术成果用到飞机设计上,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譬如,他在苏-5上率先采用了螺旋桨和喷气式混合动力;苏-9最早采用了着陆减速伞和弹射座椅;苏-11是第一种装备苏联国产喷气发动机的飞机;苏-15是苏联第一种后掠翼飞机,采用了少见的前后双发设计,座舱甚至不在飞机中线上……
苏霍伊早期设计的苏-9飞机(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
苏霍伊敢为人先的思想固然使所设计的飞机几乎都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对于风险性较高的航空领域而言,稳扎稳打精益求精才是最适宜的道路。过度追求先进让他的飞机在试飞阶段事故频发,无法投产也就不足为奇了。
即使是唯一投产的苏-2,也未给苏霍伊带来太多荣誉。这是第一架以苏霍伊命名的飞机,大部分为木质结构。
在卫国战争初期,苏-2出色完成了短程轰炸、侦察和炮兵校射等任务,还曾创下历史上唯一一次女飞行员将敌机撞落的战例。
可它一遇到德军的Bf-109战斗机,就成了软脚虾,战损率急剧上升,无奈的苏军只好将它从前线全部撤回。
陈列于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的苏-2飞机(图片来源:commons.wikimedia.org)
1949年6月,苏-15飞机在试飞时由于发生严重喘振而坠毁,成为压垮苏霍伊设计局的最后一根稻草。
名师出高徒
在同事眼中,苏霍伊是个沉默寡言、自信冷静的人。然而,在上级命令关闭设计局并要求他转行到火箭设计部门时,他却彻底愤怒了。
他斩钉截铁地回复道:“我从大学时代就选择了航空事业,如今我从事航空的愿望依然没有动摇。如果没有了飞机,我的生活将不可想象,我不想去设计什么火箭!”
既然不接受上级安排,苏霍伊只能赋闲在家。困难时刻,他的老师图波列夫伸出了援手。图波列夫是苏联最有成就的飞机设计师之一,苏霍伊在莫斯科包曼工学院学习时,正是在他的指导下完成了毕业论文。
苏霍伊在论文中阐述了一种300马力单引擎飞机的设计方案,图波列夫十分满意,欣然将他收入麾下。
图波列夫(图片来源:www.bashvest.ru)
苏霍伊在图波列夫设计局表现出色,很快就被图波列夫委以重任,负责ANT-5战斗机发动机安装框架的设计和总装。后来,图波列夫又任命苏霍伊担任ANT-25超远程飞机的主管设计师。
ANT-25是一种全金属单引擎飞机,于1934年创下了飞行13020千米的世界纪录。1937年,飞行员契卡洛夫驾驶ANT-25第一次完成了从莫斯科穿越北极直达美国西海岸的壮举,世界为之震惊,苏霍伊也从此声名鹊起。
ANT-25首次穿越北极纪念邮票(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
图波列夫的一位助手曾回忆道:“我同很多伟大的飞机设计师合作过,可几乎没有一个有苏霍伊那样的忍耐和自我控制力。”苏
霍伊的确是个特别能吃苦的人。1949年,在绕了一圈后,他再次回到图波列夫设计局。虽然成了政治上的弃儿,他却没有一丝懈怠。
由于不能从事具体设计工作,他反而有了很多空闲时间。工作之余,他不但系统整理了自己过去十多年的设计工作,还密切关注着北约的最新航空技术。
几年间,苏霍伊阅读了大量航空书籍和论文,汲取了许多发动机、材料、武器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他时刻都在为恢复自己的设计局准备着。
设计局被关闭后,苏霍伊没有丝毫懈怠,阅读了大量资料(图片来源:www.bashvest.ru)
梅花扑鼻香
1953年,斯大林去世一个月后,苏霍伊终于获准恢复自己的设计局。
当时,苏联空军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军备竞赛,迫切需要新的战斗机和截击机。苏霍伊已年届花甲,颇有髀肉复生之感,他决定放手一搏,尽快研制出让部队满意的飞机。
不过,当他向助手们说出自己的方案时,所有人都大吃一惊。雅克夫列夫(注[1])得知消息后,也认为他患了妄想症。
原来,苏霍伊居然想同时研制4种型号!
从右至左依次为飞机设计师苏霍伊、雅克夫列夫、米高扬(图片来源:en.places.by)
冷战初期,美苏两国争相在超声速飞行领域发力。不过,当时航空理论还很不完善,虽然人们知道后掠翼和三角翼都有助于提高速度,但孰优孰劣仍存在争论。
苏霍伊认为,尽管后掠翼在结构上接近平直翼,技术更成熟,但充满未知的三角翼却更为诱人。毕竟,三角翼很容易实现大前缘后掠角,且机翼受力设计简单,机翼面积较大,这都有益于结构减重和提高机动性。
思前想后,苏霍伊打算同时研制大后掠翼和三角翼的战斗机和截击机,这便是4种型号。
尽管很多人都说苏霍伊疯了,可他还是坚定地推行自己的计划。仅一年半的时间,他就完成了4种机型的设计并全部通过航空部门的鉴定,其中就包括著名的苏-7战斗机(注[2])。
苏-7是苏联第一架达到两倍声速的飞机,后成为苏军主力战机之一,在上世纪60年代,它是唯一有能力和美国U-2侦察机叫板的苏联战机。
此后,苏霍伊还负责研制了苏-9、苏-15、苏-25等许多明星机型。
他依旧“本性难移”,总是着眼于最新科技成果进行设计。在他设计的飞机上采用了许多当时苏联甚至世界上最高大上的航空技术,比如新型结构材料、全动水平尾翼、双腔液压助力装置等等。
因此,他的飞机往往飞得更高、更快,火力也更强,在和美军飞机的较量时可以平分秋色。
1975年,苏霍伊在完成苏-27的初步设计后不幸去世。如今,由其开创的“苏式”飞机早已成为俄罗斯空军的代名词,他不屈不挠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和对世界航空事业的卓越贡献永远值得人们铭记。
|
苏霍伊纪念碑(图片来源:nd.m-necropol.ru)
-------------------------------------------------------------------
人物小档案:
帕维尔·奥西波维奇·苏霍伊(Pavel Osipovich Sukhoi,1895.7.22 – 1975.9.15),苏联著名飞机设计师,苏霍伊飞机设计局创始人。他担任总设计师三十余载,主持设计了逾50种飞机,为苏联航空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由其开创的“苏式”飞机已成为俄罗斯空军的代名词。
注释:
[1] 雅克夫列夫:苏联著名飞机设计师、苏联科学院院士,研制了著名的“雅克”飞机。
[2] 苏-7:苏霍伊设计局在重建后对新设计的飞机进行了重新编号,此时的苏-7、苏9、苏-15等飞机与1949年之前的苏-7、苏-9、苏-15等飞机完全不同。
参考文献:
[1] 章健. 航空概论[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2] 晨枫. 苏霍伊设计局与苏霍伊飞机[M].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14.
[3] 刘迎晖. 执着的一生——纪念苏霍伊诞辰100周年[J]. 国际航空,1995(9):16-18.
[4] 何述章. 蓝天幻想曲:世界著名飞机设计师[M]. 长沙:湖南出版社,1997.
[5] 刘玉琴,李永强. 60年风雨历程(上)——记俄罗斯苏霍伊飞机设计局[J]. 航空知识, 2000(1):25-28.
[6] Antonov V, Gordon Y, Gordyukov N, et al. OKB Sukhoi: A history of the design bureau and its aircraft [M]. Midland Publishing Limited, 1996.
[7] Gordon Y. Sukhoi interceptors [M]. Midland Publishing, 2004.